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1、龙井为日本侵略延边乃至东北的前沿和桥头堡,其反日斗争时间最早,持续时间长达38年之久。从1907年日本在龙井非法设立“统监府间岛临时派出所”到1945年8月,龙井人民为抗日斗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龙井的抗日烈士为987名,占延边州抗日烈士的30%(延边州抗日烈士3,301名)。“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对龙井革命史实的真实写照。
2、龙井是延边传播马列主义最早的地区。上世纪20年代,早期共产主义者就在龙井大成中学、东兴中学开始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其群众性和广泛性在全东北实属罕见。
3、龙井为延边第一面党旗飘扬之地,1928年2月在龙井诞生了延边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龙井村支部。龙井是中国共产党在延边最早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发端地,成为延边革命斗争的中心和摇篮。
4、走出龙井的重要历史人物最多。据史料记载,走出龙井分别在东满、南满、北满担任地方县委书记、在部队担任团级以上指挥员的达40余名。其中有抗联第二军军长王德泰、第四军军长李延禄、李延平、五军军长柴世荣、七军军长李学福,他们在抗日斗争中起着骨干和引领作用。
5、龙井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性典范。1928年3月至6月期间,北京香山慈幼院师范班40名毕业生到延边的延吉、和龙、珲春三县任教。其中有17名中共党员。他们在民族地区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在朝鲜族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建立了9个党支部。抗联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在延边指挥大多数为朝鲜族战士的抗联第二军,与日本关东军打了整整10年的游击战争。与朝鲜族指战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6龙井是延边抗日斗争的中心,为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史料记载,凡在延边抗日斗争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多数发生在龙井。1928年至1930年间相继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龙井村支部、东满区委、延边特别支部、延和中心县委、东满特委等,这些延边党组织的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都发生在龙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30年“红五月”斗争、“五卅暴动”、1931年的“秋收”斗争、1932年的“春荒斗争”等,有力地推进了延边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1932年建立的延吉县游击队(后改编为游击大队),成为延边地区各游击队中人数最多、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抗日武装。
1979年按照国家关于中国革命老区认定标准,龙井市(原为延吉县)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革命老区。据不完全统计,龙井市现域内(1927-1945)的重要革命遗址有:重要组织机构15处;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区、密营、兵工厂、及游击队成立旧址8处;延吉县游击队战迹地13处;暴动、反日群众运动发生地13处;还有大量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案地等等。由于无数龙井英雄儿女在延边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现在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史实、遗址遗迹等,它们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精神内涵十分丰富,给后人留下了最大的政治遗产。
革命简史
1907年,日本非法在龙井设立朝鲜统监府间岛临时派出所,从此,龙井各族人民开始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19年,在龙井爆发了约3万余人参加的反日群众示威游行运动,这在当时全东北而言是一大壮举。1919年,早期共产主义者在龙井大成、东兴等中学师生中先后组织创办了“读书会”、“光明会”、“社会科学研究院”、“青年亲睦会”等秘密团体和延边第一个马列主义学校“东洋学院”,传播马列主义新思想,为延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1928年2月至8月间,以龙井村《民声报》社为据点,成立了延边最早的党的基层组织--中共龙井村支部、中共东满区委,开创了延边革命斗争的新篇章。1929年1月,中共东满区委遭到破坏后,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派王耿重新恢复延边党组织,成立了延边特别支部,组织领导了“红五月”斗争、“五卅暴动”和“秋季农民暴动”,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30年8月,成立中共延和中心县委。同年10月,成立中共东满特别委员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东满特委向各族农民群众提出“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打到反动地主,实行‘三七’、‘四六’”等口号,号召各族农民进行“秋收”斗争。中共老头沟区委,积极响应中共东满特委的号召,发动官道沟、大箕洞农民群众800余名,打响了延边地区“秋收斗争”第一枪。这场斗争很快波及到整个延边地区,全延边地区15,000多名农民参加了“秋收”斗争。
1931年12月16日,东满特委召开“明月沟会议”号召各级党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斗争。1932年春,中共延吉县委率先在老头沟铜佛寺苇子沟组建了突击队。同年10月底,以老头沟突击队为基础合并依兰沟突击队成立了延吉县游击队。1933年1月,扩编成游击大队,辖4个中队,130名队员,其中党团员占80%以上,成为东满的一支抗日劲旅。先后建立兵工厂,制作了敌人闻风丧胆的“延吉炸弹”等武器;建立了3个核心抗日游击根据地和3个抗日游击区,并在根据地内和游击区内建立苏维埃政权和革命委员会;抗击了日伪对根据地的四次大“讨伐”。日伪在第四次大“讨伐”中,实行了极其毒辣的 “堡垒战术”“焦土战术”,在反扫荡中,鉴于敌众我寡的实际情况,延吉县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转战到安图车厂子,开辟了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延吉县游击队先后被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一团,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一团。
1936年,抗联二军离开延边各根据地,分兵两路向南满、北满进行战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