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1930年,中共汪清县委成立,先后建立了5个区委。县委和各区委在延边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于1931年的秋季和1932年的春季,开展了以反封建为主题的“秋收斗争”、“春荒斗争”。九一八事变之后,汪清县各级党组织响应东满特委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指示精神,率先在1932年3月末建立了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汪清县反日游击队。这支部队转战东满、吉东、南满地区。在汪清境内的主要战绩有:游击队时期在马鹿沟伏击伪军一个排。1933年3月30日参加马村保卫战,缴获敌人一个连的武器。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1934年7月在汪清小东沟伏击日、伪军,毙伤敌人80余人缴枪80多支。1935年6月,在大甸子游击区伏击伪满军“红袖头”一个连,。
中共汪清县委在游击区先后建立了嘎呀河根据地、小汪清根据地、腰营沟根据地、大荒崴根据地、罗子沟根据地。发展抗日群众组织,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为抗日武装提供各种保障和支持。
1932年11月至1936年2月,中共东满特委驻汪清,领导东满地区的抗日斗争。在各县建立了反日游击队,以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建立了十几处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日斗争提供了依托。坚定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团结各阶层抗日人士,团结各路抗日武装,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东满抗日形势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汪清县抗日军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伪满军、警察及自卫团进行了百余次战斗,牺牲烈士603人。现存革命遗址282处,近几年建立各种纪念碑77座,形成了两条红色旅游路线,已成为省、州党员教育和青年干部培训基地。
革命简史
1930年1月,中国共产党员韩昊由北满来到汪清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并在大坎子村建立了汪清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大坎子支部,洪范植担任支部书记,隶属于延边特支。
中共大坎子支部成立以后,建立了农民协会、赤卫队、互助会等革命群众组织。1930年10月,汪清县境内共建有大坎子、龙水洞、牡丹川等12个中共支部和蛤蟆塘、罗子沟等2个中共区委。
1930年9月,中共延和中心县委派组织部长马骏到汪清县进行筹建县委工作。10月,中共东满特委组织部长王耿在龙蟠沟(现天桥岭境内)召开中国共产党汪清县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汪清县委员会,金勋(化名王克奎)为县委书记。
中共汪清县委成立后,原属延(吉)和(龙)中心县委领导的中共蛤蟆塘区委和罗子沟区委划归汪清县委领导。先后建立腰营沟、小汪清、嘎呀河(石岘)三个区党委。从1930年9月到1931年11月,先后两任县委书记金勋、金相和被敌人杀害。此时,县委下属5个区党委、21个党支部、273名党员。
1930年10月,中共汪清县委的成立,唤起了苦难深重的汪清县各族人民,点燃了抗日救国斗争的烈火。1932年3月,中共汪清县委根据东满特委瓮声砬子会议精神,成立了汪清县抗日游击队,并在斗争中先后建立了小汪清、腰营沟、大荒崴、罗子沟、嘎呀河等抗日根据地。12月,县委在泗水坪(今东光镇三道沟村)、马村(今东光镇东林村)建立了区级人民政府——苏维埃政府。同时,在腰营沟、蛤蟆塘、罗子沟等地建立了革命委员会,推动了汪清县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