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9月中旬至1934年12月,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肖克、王震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先后从西、北、东三个方向挺进保靖,打土蒙、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壮大红军队伍,策应党中央、中央军事机关、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战略转移。
1934年11月,红二、六军团挺进湘西,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共湘鄂川粤边区省委,省军区。1934年12月,中共永保县委建立。按照永保县委和永保县苏维埃政府的统一部署,红六军团十七师第四十九团领导保靖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组建红军游击队,壮大红军队伍,建立苏维埃政权等一系列革命活动,遍及而今的普戎镇、迁陵镇(并入的原昂洞乡、龙溪乡、梅花乡)碗米坡镇(含原拔茅乡、并入的原隆头乡部分村)比耳镇(含并入的原隆头乡部分村)清水坪镇(含原黄连乡、并入的原野竹坪镇部分村)毛沟镇(含并入的原野竹坪镇部分村)复兴镇(含原复兴镇复兴村、并入的原大妥乡、清水乡)、长潭河乡(原涂乍乡、水银乡)阳朝乡(含并入的原仙仁乡)等9个乡镇,史上的波溪、落梯、牙科松、普戎、牙吾、亨章、抉洞、母寨、下坝、咱科洞、松溪、陇湖、昂洞、若小、撒珠、谭家、起车、泗溪河、那溪坪、着落、通坝、西棚、昂家、龙溪坪等百余个村寨,覆盖2015年区划调整后12个乡镇的75%,2005年区划调整后16个乡镇的81.13%,2005年区划调整前25个乡镇的88%。1935年3月中旬,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奉命离开保靖,转移至大庸(今
张家界市),参加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
红六军团十八师,在红军长征期间,于1935年11月15日、11月28日,先后两次以红军主力架势,在保靖县原普戎、昂洞、龙溪3乡镇迁回布阵,佯攻保靖,将敌军吸引在保靖县酉水南岸。与此同时牵制湘鄂两省大量敌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和红二、六军团的战略转移。
红军在保靖县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全县共有1293位优秀儿女参加了工农红军,其中131位在艰基复杂的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为策应党中央、中央军事机关、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战略转移,为红二六军团的战略转移作出了极大贡献。
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黔东独立师在完成主力撤退后,率部进入我县川河界、野猫洞,12月永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于永顺石堤西,红六军团49团率领三个营1000余人进入保靖普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永保县盐井区,普戎乡、落梯乡和哼章乡政府。先后到达普戎、皮溪枯、牙吾、下牙吾、小普戎、亨章、牙龙湖、西湖、业铁、块洞等11个村寨、共有396人参加了红军,823人参加了游击队,53人参加了自卫队,参军者遍布全县15个乡镇,占当时16个乡镇的93.7%。
1935年1月,红49军团团长吴正卿率游击队千余人,再次挺近普戎,除在落梯、普戎、亨章 建立三个苏维埃政府外,按照县委指示,积极筹建昂洞、泗溪河、龙溪苏维埃政府,同时下设落梯、普戎、块洞、咱科、松溪、亨章、昂家、昂洞8个游击大队,19个中队,34个分队。另设普戎、亨章特务连和一个补充连共计823人。
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立和永保县成立的同时,在保靖扩大了红军队伍,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广泛开展了打土豪,反恶霸斗争,据统计,全县共打土豪302户,没收土豪粮食210000斤,布匹610多匹,被子500多床,蚊帐270多床,银元3300个,铜元27696串文。
1936年6月,县政府设立“匪区管理所”下设5个分所,7月红军900余人在攻克龙山里耶敌34师、15师和保安团700余人后向隆头进军,永保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保靖各乡的农会、妇女会、共青元、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纷纷建立,为红军大军挺近保靖和开辟苏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35年1月,红49军团团长吴正卿率游击队千余人,再次挺近普戎,除在落梯、普戎、亨章 建立三个苏维埃政府外,按照县委指示,积极筹建昂洞、泗溪河、龙溪苏维埃政府,同时下设落梯、普戎、块洞、咱科、松溪、亨章、昂家、昂洞8个游击大队,19个中队,34个分队。另设普戎、亨章特务连和一个补充连共计823人。
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立和永保县成立的同时,在保靖扩大了红军队伍,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广泛开展了打土豪,反恶霸斗争,据统计,全县共打土豪302户,没收土豪粮食210000斤,布匹610多匹,被子500多床,蚊帐270多床,银元3300个,铜元27696串文。
1936年6月,县政府设立“匪区管理所”下设5个分所,7月红军900余人在攻克龙山里耶敌34师、15师和保安团700余人后向隆头进军,永保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保靖各乡的农会、妇女会、共青元、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纷纷建立,为红军大军挺近保靖和开辟苏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