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库
  • 切换城市
  • 首页 > 革命史 > 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革命史

    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革命史

    重要历史事件

    名称1: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时间:1932

    名称2:铅厂坡战斗    时间:1933.8

    名称3:石家垭战斗    时间:1934.3

    名称4:洗车河战斗    时间:1934.8

    名称5: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时间:1934

    名称6:围攻龙山城战斗   时间:1935.6.13

    名称7:招头寨战斗       时间:1935.7

    名称8:芭蕉坨战斗       时间: 1935.8.7

    名称9:茅坪战斗         时间:1935.11.20

    名称10:马阻岭战斗      时间:1935.12.19

    名称11:湾塘岩坝战斗    时间:1935.8.8

    革命烈士数量:2187人

    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红军部队自1928年2月至1935年12月先后在龙山境内从事革命活动达8年时间,龙山人民对红军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当时全县有10余万人参加和支持红军作战。近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全县在册烈士2187人,红军时期烈士1514人,为革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参军参战,为红军补充了大批的兵源
    根据地时期,龙山有16500人参加了红军队伍,早在湘鄂西时期就有6900人参加红军,后在湘鄂川黔时期又有9600人报名参军,在红军的宣传发动下,根据地扩红工作都超额完成了任务。使红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二)支援前线,护理伤员,为红军增添了战斗力量
    在反“围剿”的岁月里,由于战争频繁,龙山茨岩塘常年组织  了一支有千人参加的支前队伍,战时抬担架抢救伤员,运送武器  弹药、粮食,协助红军修筑工事;平时到红军医院照顾伤员,或到  军工厂做军鞋,缝补衣被和后勤工作,为红军减轻了战事负担。
    (三)坚守阵地,珍藏遗物,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
    1935年冬,红军战略转移后,敌人进行了疯狂报复,红十八师离开龙山仅3天,茨岩塘二保的干部,赤卫队和革命群众150多人惨  遭周燮卿,田高年等杀害,同年11月,茨岩塘、半寨坪等地160多  名干部和群众被捕,关押在来凤县城,年终有70余人被枪杀。血腥镇压持续半年之久,全县境内被杀害的苏维埃干部,游击(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数以千计。土地革命分得的田土,财产被全部夺走。
     敌人的报复和镇压,并没有吓到根据地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屈不挠,采取各种形式与敌人作斗争,如各地抗租抗税事件不断发生,茨岩塘革命群众在许多墙壁上写出“宁愿贺龙放马,不让矮子驻扎”的标语,半寨坪群众将红军遗留的武器深藏土中,遗留的物件视为珍品保存起来。国民党政府几次张贴布告勒令收缴,结果一无所获。龙山人民对红军的爱和对国民党军队的恨,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拥护。今天,龙山人民不怕牺牲,一心向党的革命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这种精神在未来岁月里需要继承,更需要发扬。

    革命简史

    1935年4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迁来龙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龙山开展轰轰烈烈的对敌斗争。龙山成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从此,龙山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援红军反“围剿”,参与打土豪、分田地,扩红建政等革命活动,为根据地的建立、建设和巩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段光辉的历史,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之后,马不停蹄进军湘西,11月7日占领永顺县城,湘西攻势首战告捷。11月16日,红军又取得十万坪大  战的胜利,扭转了局势,奠定了建立根据地的基础,随后,红二、六军团先后向大庸、桑植进军,并于11月26日在大庸县城建立了湘  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迁永顺塔卧。12月7日以后,红二、六军团  攻沅陵围常德进桃源,势如破竹,直捣敌后背,直接威胁了围攻中央红军的敌人,这段时期,虽有力地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顺利转移,但因无巩固的后方,红二、六军团依然被敌人追着尾巴跑。1935年4月,根据地中心迁龙山后,方解除了红军居无定所的困境。在茨岩塘的7个多月里,红二、六军团转战千里,共吸引国民党军队30多万兵力,俘敌8000余人,毙伤敌军1万多人,成功的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