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库
  • 切换城市
  • 首页 > 革命史 >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革命史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革命史

    重要历史事件

    名称1:中共高石交通站支部成立         时间:  1938.12 
    名称2:日军的暴行——“三光政策”     时间:  1939.   
    名称3:什阳人民的抗暴反顽斗争         时间:  1940.07  
    名称4:抗日救亡组织的成立             时间:  1940.12  
    名称5:阜龙乡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时间:  1944.04  
    名称6:白保乐人民解放团的建立及其战斗 时间:  1944.12       
    名称7:琼崖内战全面爆发(白沙革命根据地战争)时间: 1946.02.23
    名称8:白沙县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设   时间: 1946.08.23
    名称9: 白沙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时间: 1947.07  
    名称10:白沙解放区的发展和五指山根据地胜利建成  时间:1948.06.06
    名称11:“白沙起义”      时间: 1943.08.17

    革命烈士数量:149人

    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慎重从事,充分准备,争取于1950年春夏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于1949年12月驻进雷州半岛及沿海地区,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琼崖纵队在岛内以“反清剿”牵制国民党军兵力,做接应准备。1950年3月5日渡海作战兵团乘守岛国民党军“清剿”琼崖纵队军两翼守备力量薄弱之机,于6日14时在白马井南侧墟登陆成功,随后向白沙根据地进发。

    (一)踊跃备战支前

    中共琼崖区委和琼崖纵队接到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接应野战军渡海登陆的命令后,立即在五指山解放区的毛栈乡召开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并做了具体部署:

    根据琼崖区委的指示,中共白沙县委、县民主政府,立即成立白沙县支前委员会,统一部署,组织力量,深入各乡村宣传发动群众,组织支前队伍,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开展捐献“一元钱,一升米,一颗子弹”的活动。据统计,全县共组织支前队伍25个,参加人员5750人,210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捐献粮食3万余担,银元2万余元。解放区的男女老少纷纷加入支前工作,织草鞋、编担架、修牛车、椿米、打柴、扫房子,随时准备迎接大军的到来。全县各个村寨开展参军参战竞赛,涌现出父送子,妻送夫参军上前线的热潮,南溪乡四里村代表在乡村参军会上,鼓励自己的独生子参军,当场全村就有13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军。阜龙乡一次就有120名青年参军上前线。在献钱献粮活动中,曾遭受国民党摧残最严重的红毛乡,县支前委员会原本不给其分配任务,但群众不甘落后,各村纷纷组织群众上山打猎,将出卖猎物得来的700余银元全部捐献给民主政府。什运墟小商贩扬春伯一次就捐献银元1020元,三区光雅墟有两位小商贩也各献银元20元。许多村寨的黎、苗族群众除了播种用的种子外,把所有的粮食都捐献出来。他们说:“为了把所有的粮食捐献出来,就是吃山薯、野果我们也心甘情愿。”备战支前、劳军服务,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白沙一、三区的群众甚至提前1个月过春节和提前春耕,以便渡海解放大军一登陆,立即奔赴前线,投入支前服务。

    (二)欢迎渡海先锋营

    1950年3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799名勇士,在师参谋长苟在松的指挥下,在琼崖纵队接应部队的密切配合下,首次渡海登陆成功,随后向白沙县阜龙乡解放区转移。当部队到达阜龙乡时,阜龙、狮光、番加等乡的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阜龙乡群众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像接待亲人一样拉着渡海战士到家里去住。乡亲们杀猪宰牛,盛情款待,黎族妇女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伤病员喂饭,用草药清洗伤口。阜龙乡周边的群众也纷纷前往慰问,有的挑来粮食,有的送来猪肉,有的送来芭蕉、芒果、菠萝蜜等水果。渡海先锋营驻地一片欢腾。牙叉、元门、白沙、南溪、巴王、七坊等乡的群众得知解放军的到来,也纷纷杀猪宰羊,筹钱筹粮,从几十里外赶到阜龙乡慰劳渡海战士。慰问劳军的人群络绎不绝,沿途互相招呼:“我们的队伍来了,快看我们的子弟兵去。”

    3月8日,中共白沙县委、县民主政府和琼崖纵队接应部队在阜龙乡召开欢迎渡海先锋营大会。王昌代表白沙全县各族人民向渡海先锋营赠送一面绣有“人民救星”的锦旗,表达对亲人解放军的深情厚谊。

    (三)积极支前参战

    解放海南的渡海作战正式开始后,白沙县支前委员会组织和带领各区、乡的支前队伍随军作战服务。支前队伍翻山越岭、冒着烈日,帮助部队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病员,搞好部队的后勤供给工作。黎、苗族群众支援前线、配合大军作战的动人事迹数不胜数。冯白驹曾经对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巨大作用作过十分准确的评价:“五指山根据地最大的作用在于战略上保证了海南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根据地的建立,虽然时间不久,但在支持与发展后期海南人民革命战争上是有着重大的作用的。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就会很困难或不可能应付国民党将在解放前夜那样压倒优势力量的进攻;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对于配合大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海南岛的任务,非但会受到影响,恐怕甚至不能起多大作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黎、苗族群众对海南革命斗争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白沙人民在其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革命简史

    1938年,白沙第一个党支部在高石村成立;

    1940年,白沙地区中共交通站和交通支部建立,保证了感恩、昌江、白沙、儋县等西南新区中共组织与中共琼崖特委的联系,使琼崖特委的的各项政策、指示得到传达,也使琼崖特委能够了解掌握西南新区的革命斗争形势,推动了白沙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1940年7月,什阳人民的抗暴反顽斗争;

    1940年12月,成立抗日救亡组织,发动青年参军参战,许多黎族青年在战场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海南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3年8月13日,爆发“白沙起义”,它对于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夺取全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是黎族人民史上极为光辉的一页。

    1944年初,成立黎民工作委员会,带领人民进行武装斗争;

    1944年11月,成立儋白边区政府;

    1944年12月,白保乐人民解放团成立,同时成立解放团党组;在阜龙乡建立革命根据地,在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县民主政府深入农村,发动黎族青年参军,壮大革命队伍,组织武装力量到前线作战,寻机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阜龙根据地正式建立。

    1945年8月成立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7年1月17日,中共琼崖特委在白沙县城牙叉墟召开党政军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克服了琼崖党政军内和平幻想的错误倾向,使全党全军对琼崖时局有了统一的认识。

    1946年7月,中共白沙县工委成立,旨在加强白沙建设,通过整顿和充实基层的领导力量,使各区、乡政权得到了初步的解放。

    1947年9月,白沙县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基本结束。通过改革,减租减息,清剿反霸等一系列斗争,推翻了压在各族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