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老区属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蛮汗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在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解放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曾经不畏艰险、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众多的仁人志士付出了艰苦草绝的努力,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在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8月,由李井泉、姚喆等率领的抗日武装大青山支队,率先到达卓资地区,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火。1938年9月,建起了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区动委会”发展了新党员。
1939年9月初,日军靖安警备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后坝沟"惨案,犯下了滔天罪行。激起红召革命老区群众极大愤慨,他们冒死掩护绥中地委和游击队,与日寇展开殊死斗争。1939年10月,大青山支队在东河子狐子沟消灭日伪军近百人。1940年初,大青山支队在三道营大包沟办起一座兵器修造厂。
1940年6月,绥中地委转移到复兴米家湾尔太沟贾长明接任地委书记。1941年,在东河子前坝沟、碌碡坪建起两座被服厂,在红召北沟村建了一座修械所,专门为骑兵打制马掌、马刀。到1941年6月,大山抗日游队在卓资地区建立了8个区政府,有党政军群干部60多名。在綏中专署的领导下,陶林县游击队,于1941年3月在平绥铁路三道营车站奇袭日驻军,打死日军站长1人,缴获步枪32支,子弹数千发。5月,大青山支队击溃绥远驻敌旗下营骑兵140余人,歼敌40余人。1942年后,日伪军实行“三光"政策,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日寇实行“秋季大扫荡",绥察行署,绥中地委和专署、骑兵支队分别从旗下营、罗家营、米家湾突围转移到山西偏关。
1945年8月,游击三大队袭击三道营车站的日本商会,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于9月再次在三道营开仓放粮三天达900万公斤,有3万多讥民领到粮食。
日本投降后,卓资地区即被国民党的作义部抢占。为了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扩大解放区1945年月在贺龙同亲自指挥下.我晋绥部队一举全歼驻守在卓资山的国民党新编第二十六师解放了卓资山。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卓资山建县名,县名龙胜县。1952年,因与广西一县重名改为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