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经过威宁,播下了革命火种。在威宁县境历时23天,足迹遍及了板底、炉山、羊街、大街、兔街一、云贵、龙街、迤那、观风海、秀水、小海、哈喇河、岔河、黑石头、麻乍、哲觉、斗古、牛棚、盐仓等乡镇。在威宁县境战斗牺牲的18人,因病死亡的5人,掉队未走的14人。威宁参加红军的有18人,走后不久回来的11人,牺牲的1人,下落不明的5人。
1944年抗日战争后期,日军进犯到贵州独山。柴爱国奉命深入宣威格宜、宝山一带宣传发动群众,积极作武装斗争准备。柴爱国先后多次派人与盘踞威宁境内猛虎洞的禄大奎武装积极联系,化阻力为动力,使其转化到抗日反蒋的阵营中来,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
1946年至1949年间,先后有陶永忠(汉)、禄国忠(彝)、刘小队(回)、张裴然(苗)等各族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组织和率领各族劳苦大众,向国民党政权和封建势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1949年“中国民主联军川滇黔边区第二纵队威宁支队",在禄国忠等人率领组织下,先后打击地霸武装,抗击国民党毕节保五团,反击“国军”三四三师、二三九师,攻克云南省彝良县城角奎镇。
1949年10月前后,中共滇东北地委批准成立威宁游击团和海田游击大队,中共罗盘地委在二塘成立速安支队。在滇东北和黔西北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蒋和清匪反霸斗争。主要战绩:威宁游击团在解放角奎的战斗,俘敌270多人,毙敌40多人,伤敌甚众。缴获六O炮两门,轻机枪7挺,英造步枪86支,子弹万余发。团箐战斗中游击团击毙敌营长1名,连以下43名,伤敌40余名,俘敌28名(战斗结束后一两天内,四十三师侦察连和游击团,又在小海一带俘敌散兵100多名)。缴获机枪1挺,六OO炮1门,美式步枪43支,子弹5000余发。海田游击大队成立后,建立了东西宽约50里,南北长约90里的游击区。海田游击大队在清剿匪霸的同时,建立了海田、干河沟、瓦渣河、竹根箐、沙茂营、大雪窝、三益、罗家湾、大寨、银厂坡、蔡家梁子等Il个村人民政权,委派了村长。
1949年12月14日,国民党独立第四师师长马昆(贵州威宁人,中央军校高教班学生)发布起义布告,宣布起义,为威宁的和平解放打下了良好基础。
现存13处革命遗址(遗迹)。
革命简史
1934年中共贵州地下组织负责军事运动的邓止戈同志,在打入驻毕黔军犹禹九旅在毕活动期间,深人当时的威宁(含今赫章)县境,对席大明等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一些“民变"武装进行争取和策动组织工作。邓止戈在毕节组织地下武装,曾一度深入威宁农村开展组织革命武装、打击反动当局和准备迎接红军活动。
1934年4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地下党员浦光宗、宋方夫妇来威宁,以宣昭公路工程师和威宁县立女子小学教师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他们组织进步青年、学生和各界有识之士加入“读书会”,阅读《新华日报》《救亡日报》和《南方》等进步报刊,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组织歌咏团,演唱《流亡三部曲》等抗日救国歌曲,举行“反日讨汪"火炬大游行,发动威宁各族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5年,受中共中央军委特科指派,打入毕节专署任总务科长、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的中共党员卢韬(卢育生),以工作之便深入威宁,收集各种情报向中央军委报告,又以毕节保安司令部名义向国民党军追剿红军的顾祝同提供假情况,使红军得以化险为夷。
1940年1月,中共贵州省工委派党员宁汉戈(宁起鲲)由思南转赴威宁,在百色恐怖下无畏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2年,中共云南宣威特支派党员吴永清、范自德等到威宁、盘县、水城地到组织革命武装,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中共宣威县工委副书记、西泽区委书记付发聪派党员朱明华、唐兴才等深入威宁安丹河流域,利用土豪安尊三与其部属的矛盾,成功策反了安部副大队长兼第二中队长魏元龙。1949年1月,魏元龙率所部300多人携枪脱离安尊三,前往宣威境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会合,8月,受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六支队十二团一营三连,魏任副连长。10月,改称为“边区纵队六支队海田游击大队”,魏任大队长,隶属中共滇东北地委和者海区委领导。
1949年初,威宁灼乐多明德小学彝族青年教师陆宗棠,潜往云南昭通与地下党员付发聪联系,共同探讨革命活动方略。4月,加入中共共产党,5月,经滇东特支派遣,打入国民党昭通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安纯三的司令部,担任政工处主任和《滇东日报》社长。同年秋,
中共滇东特支先后派张斐然、禄发奎、陆思明、卢韬、陆宗棠、安启崇、禹志超、吴德章等人返回威宁,发动群众,联系各界进步人士,筹建革命游击武装。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广大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队员发展到500多人。10月,经滇东特支批准,正式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的番号,威宁游击团在龙街宣布成立。同时,任命陆宗棠为政委、卢嵩岚为团长,下辖5个战斗队。游击团有共产党员7人,建立了党支部,威宁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游击团内诞生。陆宗棠任书记,张斐然、陆思明为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