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库
  • 切换城市
  • 首页 > 革命史 >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革命史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革命史

    重要历史事件

     1、农坛抗捐大会   1927.08

    2、惩处“八人团”   1927.09

    3、攻打彭水县城,消灭驻彭黔军  1928.11

    4、郁山盐厂工人罢工  1928.12

    5、小街子会议(中共彭水县第一次党代会) 1929.02

    6、武装起义(彭水“3.30”惨案)  1930.03.30

    7、普子山洞会议  1930.05

    8、太原战斗      1930.05

    9、龙射战斗      1930.05

    10、天星池战斗  1930.06

    11、三江口战斗  1930.06

    12、白溪沟战斗  1930.06

    13、红三军猪头箐鸿雁桥遭遇战  1934.05.08

    14、红三军攻克彭水县城 1934.05.08

    15、红三军南渡坨横渡乌江  1934.05.10

    16、红三军离开黄家坝,进入贵州沿河县  1934.5.14

    革命烈士数量:108人

    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中共彭水党组织是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彭水苏维埃运动、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力量,对四川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

    1925年春,中共党员彭济民受组织派遣回到彭水建立了彭水第一个党小组,首先在酉秀黔彭地区拉开了革命的序幕。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时候,彭水党组织却正在蓬勃发展。彭水党的组织由小到大,不断发展。1927年7月,中共四川省临委将懂军事的霍恂、王映秋、潘元凯、刘骅、彭定达等人派来彭水,协助彭水地方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并于11月成立了中共彭水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直属中共四川省临委领导。霍恂还担任了第一届特支书记。

    为加快在彭水起义的步伐,从1929年春到10月,中共四川省临委3次派遣政治、军事干部,加强彭水地方党组织的力量。7月,特派省临委委员向希平和王柱臣前来彭水领导地方党组织的起义工作。1930年春成立中共彭水县委,直属四川省临委领导。

    土地革命时期,彭水党组织从建立到被迫停止活动,在8年时间里,利用一切条件同国民党政府和军阀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县委在被迫转入边远的太原山区后,仍然成功组织力量驱赶向时俊驻军,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彭水的统治,唤醒了人民大众,在川渝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0年3月30日彭水惨案,是四川革命武装起义的重大事件之一,具有较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为党在白色恐怖中的农村如何建立自己的武装提供了借鉴。

    彭水是四川下川东重要的革命区域,彭水党组织和广大革命人民为实现创建川鄂边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和巨大牺牲

    彭水对红三军实现战略大转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2年9月,红三军由于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未能战胜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被迫离开洪湖地区到达湖北省的大小洪山一带。烧巴岩会议后,夏曦丢失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再次失去依托,红军战士只剩下3000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此情况下,红三军决定向今渝东南转移,攻占彭水县城,不仅因为军长贺龙熟悉这里的地理,和这里的各界人士有着深厚的友谊,还因为这里的人民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

    1934年5月8日,红在军攻克彭水县城后,彭水人民舍生忘死支援红军。如:商会谭俊臣、谢仁甫、王其昌等负责人,组织商会杀肥猪6头、购粉条500斤、白酒300斤等凑成12个抬盒,雇24个力夫抬到司令部慰问红军;1934年5月10日清晨,王洪顺等十几名船工,冒着生命危险,推渡31船,顺利地把红军送过了乌江天堑;1934年6-7月,龚渭清自筹1300大洋,购买了20担盐和28挑药材,送给了红三军,并在送药途中壮烈牺牲。

    革命简史

     1925年春,彭济民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彭水,建立了彭水县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彭水党小组,彭济民任组长。

    1926年暑期,刘伯容和秀山县的陈纯修受党组织派遣,以川东师范假期宣传组为掩护,来彭协助彭济民等人开展党的工作。

    1927年7月,中共四川省临委派霍恂(霍栗如)、潘元凯、刘骅、王映秋、彭定达等人,以国民革命军20军政治部特派员身份,前来彭水县团务局团练干部训练班工作,宣传马列主义,培养积极分子,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党支部,霍恂任书记。

    1927年11月中共四川省临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彭水县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第一届特支”,直属中共四川省临委领导,霍恂任书记,彭济民、刘伯容任委员。

    1928年1月,党组织决定霍恂暂返涪陵在20军政治部隐蔽,特支书记由彭济民担任,刘伯容仍为委员,建立了“第二届特支”。彭济民执行特支的决定,带队除掉熊寿征,后不幸被捕牺牲。于1928年10月建立了“第三届特支”,霍恂任书记,刘伯容任委员。

    1929年7月,中共四川省临委派遣委员向希平、王柱臣前来彭水,组织领导地方党组织的起义工作。

    1930年春,彭水县有党员88人,其中工人15人、农民30人、知识分子35人、其他8人,党员数量在川东南仅次于涪陵和秀山。经中共四川省临委批准,撤销特支,成立了中共彭水县委员会,属中共四川省临委领导,向希平任县委书记,霍恂任军委书记,王柱臣为县委常委,刘伯容为组织委员,孙瑞华为宣传委员。

    1930年3月底,王作之在起义前夕叛变革命,造成震惊四川的彭水“3·30”大惨案,向希平、霍恂、孙瑞华等壮烈牺牲。

    1930年5月,彭水县中共党员会议在刘伯容家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召开。会议决定清理组织,重建县委; 寻找上级组织,汇报彭水武装起义的情况。

    1932年9月底,刘伯容的革命活动被王祝熙等人告密。同年10月2日下午5时许, 刘伯容壮烈牺牲。随后,彭水县政府和驻军,在叛徒的协助下,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彭水地方党组织被迫解散,直到1950年1月才恢复建立中共彭水县委。

    1934年5月7日,4000多名红军指战员在贺龙、关向应的率领下,从黔江县马喇湖出发到达桑柘坪后,处决了到桑柘坪的国民党催粮官张其俊,活捉乡长豆敬之,把打土豪没收来的粮食和财物分给当地贫苦农民,深受当地人民欢迎。

    1934年5月8日红三军攻下彭水县城,全歼守敌1个营,俘敌近400人。推翻了国民党在彭水的统治,彭水人民获得了新生。商会谭俊臣、谢仁甫、王其昌等负责人,组织商会杀肥猪6头、购粉条500斤、白酒300斤等凑成12个抬盒慰问红军。   

    1934年5月10日,贺龙带领红三军西渡南渡沱,撤离彭水县城,经弹子岍,急行军60余公里到达黄家坝休整。红军离开彭水那天,县城男女老少齐聚渡口,依依送别。

    红三军到达黄家坝后,司令部设在场口的万天宫,部队则驻扎到附近的田塆、河坝等地。贺龙责令当地富裕大户黄宜章、黄思山等供应部队粮食,对穷苦百姓则颗粒不征,使用老百姓的一柴一菜都照价付钱。

    1934年5月14日,贺龙带领部队从黄家坝出发,向南渡过长溪河,经鸡公岭、凉风垭山口,进入贵州省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