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阜平县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党组织。到1937年底全县各大村都建立了党小组或支部,党员近千名,各级党组织成为战斗堡垒;党员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党的领导下,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主要是:
一、 组织、宣传发动积极参军参战。抗战伊始,阜平就创建
了“义勇军”直接奔赴前线与日军作战,之后又组建两个“阜平营”和军区“青年支队”,前后共计约有4500多人陆续参加八路军,占当时全县总人口9万人的5%。各地出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先上战场”的热烈场面。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泪下的悲壮故事。全县平均每4户家庭中,其中就有3户有人参军参战,留在家乡的青壮年也都参加了民兵组织或游击队,许多民兵干部和战士血染沙场,全县有近千人为国尽忠。李勇大摆地雷阵则名满边区,成为光辉的学习榜样。
二、组织群众积极支前,搞好后勤。抗战期间全县普遍建立了民兵、青年、儿童、妇女等各种群众抗日团体组织,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民兵青年除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外,锄奸反特维护地方治安,抬担架送公粮,保障各种军需。妇女们则年年做军鞋保证子弟兵有鞋穿,同时还担负起照顾伤病员的重任。儿童团在村边站岗放哨、查路条,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也为子弟兵带路随叫随到。边区连年遭灾,群众把自家泡制好的树叶交子弟兵度荒,演出《一篮树叶》的动人故事。
三、积极保护抗日队伍。聂荣臻元帅回忆,三进三出常家渠是他一生中最危险的时期。1941年6月,他带领军区和边区近万名工作人员被敌人围困在这个只有20来户人家、70来口人的小山村,天上敌机侦察,地下路口被封,一连两次都没冲出去,7天6夜这万余人就在这里每人每天只能啃几个生玉米穗,最后硬是在群众支持下冲出了敌人的包围;神仙山保卫战中带病指挥战斗的萧克副司令员深陷重围,民兵硬是从“阎王鼻子”拽着“木把钩”,从悬崖峭壁上蹬着石窝把他背了出来;马兰村村民为保护《晋察冀日报》社机器和人员,先后19人献出生命。
1941年1月19日,延安《新中华报》发表评论说:阜平“素有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之称”“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每个人民都是战士,决非轻易撼动”“坚持抗战,需向阜平看齐”。
革命简史
1925年,共产党员李殿阁利用其担任阜平县最高学府——县立第一高小国文教师的身份,向师生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之后逐步培养发展身边的师生入党。接着这些师生回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全县已有党员200多名,党组织遍布全县。党组织发展壮大的同时,亦开始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阜平高小的学潮、反奸商盘剥、反黑恶势力欺压、支援保定红二师学潮、抵制日货等活动风起云涌。特别是,党组织发动的农民抗租抗税斗争更是日益深入广泛,城南庄、夏庄、柏崖等地的农民抗捐抗税斗争声震官府,迫使其官府让步,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气焰。
1931年7月18日,由山西平定兵变中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挺进阜平,结合本县地下党组织创建了华北大地上著名的工农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政权成立后立即在全县大力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积极准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尽管苏维埃政权仅存在一个来月就失败了。但是这一伟大创举,把党的主张和广大群众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看得见、感受到的美好现实,极大地鼓舞激励了阜平人民的革命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阜平人民群情激奋同仇敌忾,迅即建立了 “后援会”(全名“阜平县各界抗敌后方援助会”)。是年9月20日,罗荣桓率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来到阜平,在“后援会”基础上建立“动委会”(全称“中华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0月中旬在“动委会”基础上建立“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这是华北地区创建较早的一个、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县级政权,从此阜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光明的征途。
抗日政权建立,阜平成为冀西一个稳固可靠的后方。1937年11月7日,聂荣臻率领晋察冀军区来到阜平,在阜平及其邻近县党组织和进步人士支持下,经过充分筹备,于1938年1月10日至15日,在阜平县城召开了军政民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诞生。会上选举聂荣臻、宋劭文、胡仁奎、刘奠基、张苏、吕正操、孙志远、李杰庸、娄凝先为委员,其中宋、胡为正副主任,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后被党中央毛主席赞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作为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县和唯一完整的县,阜平人民不仅在党的领导下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八次“扫荡”,战胜了日军制造的几十个惨案带来的灾难,而且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开展大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冬学、民校教育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最为可贵的是“永远跟党走”成为阜平人民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