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上旬,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副团长陈正湘带领一个营左右的兵力进驻阳原县城,宣布成立阳原抗日自卫政府和县抗日民主救国会,开展抗日宣传、镇压汉奸、筹粮筹款、收缴旧政府武器等工作。10多天后按照上级命令部队撤出阳原,自卫政府和抗日民主救国会亦随部队撤走。
1938年6月,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开赴桑干河沿岸一带进行抗日活动,解除联庄会和保卫团武装,消灭了王汉庄等村的汉奸保卫团,在阳高、阳原、大同、天镇接壤地区成立(阳)高(阳)原(大)同(天)镇区公所,同时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抗日群众组织。并因扩团在阳原征兵,全县报名参军的民兵达400多人。1943年,有500多人参加桑干河武工队,蔚涿宣北山支队和县、区游击队,有200多人参加八路军。
1942年7月,晋察冀边区北岳二专署五分区从6团抽调部分骨干,配合地方干部,组成桑干河工委,驻火石岭、上庄一带,在县境西部、桑干河南岸,开辟革命根据地。
1943年初,中共蔚县县委根据中央关于“组织武工队,打出去”和平西地委“三位一体”的指示,提出“巩固南山,发展川下,开展北山”的方针,在阳原东北山、南山、东南山等地开辟抗日根据地。3月,设立蔚阳宣联合县,在阳原设有大田洼区。5月,在傅家堡(属宣化县)成立蔚(县)涿(鹿)宣(化)联合县,下辖区政权发展到9个,在阳原有五区大田洼,六区贾庄子、九区化稍营。12月,北岳区二分区成立广灵北山工委和办事处,驻地杜家庄(属广灵县),开辟广灵县北山、阳原县西南山地区,先后建立4个区政权,其中阳原庙儿梁以西至火石岭一带为第九区,庙儿梁以东至西马圈一带为第十区。
1944年4月,北岳区十三专署决定成立蔚阳抗日民主联合县,先驻岭南,后驻辛店等村。活动范围东至壶流河,西至广灵县,南至代王城,北至桑干河。下辖4个区,今南辛庄、辛堡、马圈堡、浮图讲一带先后分属朝阳堡区、贺家砦区。
1945年2月,察南地委撤销广灵北山工委,成立天阳工委和办事处。办事处主任范炽夫。天镇和阳原桑干河以北地区,共辖6个区。阳原西城以东至周伸地、牛坊沟一带为第一区,西城以西至要家庄一带为第二区。同时成立宣化县政府,阳原贾庄子一带为第一区,化稍营一带为第十二区,大田洼一带为第十三区。是年2月,十三地委决定成立怀安县,进一步开辟怀安地区。以阳原的井儿沟、东城、三马坊、高墙、金家庄一带为依托,并在东城建立区政权。9月,东城区划归阳原县。
从1943年2月至1945年8月,境内先后设区10多个:蔚阳宣联合县先后设贾庄子区、大田洼区,蔚涿宣联合县先后设大田洼区、贾庄子区、西官庄区、化稍营区,蔚阳联合县先后设朝阳堡区、贺家砦区,宣化县设化稍营区、大田洼区,怀安县设东城区,广灵县设揣骨疃区,天阳县设西六马坊区、要家庄区,阳高县设东井集区。
1941年,中共蔚县县委遵照上级党委“巩固南山,深入川下,开辟北山”的指示,决定伸出两个拳头,打进东北山和西北山,到敌人后方去,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派康大英(化名邵一波)进入东北山(即阳原、蔚县、宣化、涿鹿4县结合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逐渐站稳脚根,创建了蔚县八区,沈一洪(沈白日)任区委书记,康大英任区长。
1942年3月,晋察冀军区十一分区从精简整编后的老七团中抽调40名班排干部组建了北山武装工作队,队长王耀华,指导员陈涛。他们像一把尖刀插向蔚县、阳原、涿鹿、宣化交界的山区,配合蔚县八区一方面进行政治宣传,发动群众,争取联庄,改造日伪政权,一方面开展武装斗争,先后拔掉高家烟、大荆寺、马牙水、武家沟等敌人据点,打击了敌人,鼓舞了群众,使开辟工作进展更为顺利。
1943年3月,根据中共十一地委(平西地委)和六专署的指示,中共蔚县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在蔚县八区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共蔚(县)阳(原)宣(化)工作委员会及行政办事处,5月,改为蔚涿宣工委、办事处,杨奎(韩惠如)任工委书记,谭流(刘一鸣)任组织部长,王野舟任宣传部长,孙良才(冯剑平)任敌工部长,柳仁(江涛)任办事处主任,邵一波(康大英)任副主任。活动范围扩大到桑干河以南、壶流河以东、桃花以北、保岱以西这块东西长40多千米,南北宽35千米的地区。办事处下辖4个组(即区),一组组长周有针,主要活动在谢家庙、张家梁以北山区;二组组长康大英(兼),主要活动在小羊圈、南北董庄以南地区;三组组长杨玉轩,主要活动在吉家庄以北山区;四组组长索振贤,主要活动在赤崖堡一带。工委和办事处派张润经常活动在贾庄子一带,王瑄、王光经常活动在大田洼一带。他们在各村建立堡垒户,改造日伪一面政权为两面政权,发展和培养贫雇农积极分子,不久,即在大田洼一带建立了五区,区委书记王瑄,区长王光,在贾庄子一带建立了六区,使蔚涿宣地区逐渐建成7个区:一、二、三区在蔚县东北山,四区在涿鹿境内,七区在宣化县王家湾一带。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蔚阳(涿)宣地区的贾庄子村一带在1943年初就成了抗日活动的中心,六区区委委员张润经常深入到这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发展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为建立党的组织打下基础。6月,张润在贾庄子村通过个别串联、反复了解和多次考验,先后发展贾振德、贾全库、贾全成、贾喜顺、贾真珠、贾真录、贾全忠等7名中共党员,建立起阳原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贾全成为支部书记。此后,王瑄先后发展罗庄子村的罗文林、山兑村的张考、东谷沱村的赵春、白汉军、白玉库、王德为中共党员。10月,张润又在朝阳沟村发展韩永照等7名党员,并建立党支部。是年底,大田洼一带的罗庄子、东谷沱、葡萄湾、大田洼、小井头、石粮地、张家沟、油房、三兑等村大都建立起中共支部和抗日政权及农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从根本上铲除了日伪在这一带的统治,成为较巩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4年1月,广灵县北山工委干部李景春在庙儿梁村发展王景荣、吴进喜、苏珍、仲福元等4名党员,7月建起党支部。是年5月,马主部村石岔沟建立浮图讲乡最早的党组织,张雨、刘尚、王帅、张前、张淡、王领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底,蔚阳县所辖的王家窑、老鱼沟、凉泉沟、榆林关、王林庄等村共发展党员37名,建起党支部6个。
1945年2月,怀安县委成立后,在东城一带发展党员125名,建立党支部25个。
1945年春,钟祺在施家会村先后发展“八兄弟”宋林、刘太山、刘佐、宋财、刘林山、宋太、宋掌、刘护山等人为中共党员。2月6日,在该村二和尚湾看园房,由区委书记刘春风主持,成立党的小组,组长宋林,组建起阳高县第一个党小组——施家会党小组。8月21日,村民宋日宝等加入党的组织。9月11日,施家会村有党员24名,宣布成立支部,推选宋林为支部书记,刘太山、刘佐、宋财、刘护山等为支委,成为阳高县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滩头阵地。
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阳原县绝大部分村庄有了共产党员和党的支部组织。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岁月里,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组织武装,袭扰敌伪,反特锄奸,筹粮送款,发展生产,参军参战,破交支前,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天阳工委宣传部长陈伟和二区区长任铁志在开展工作时,面对重重包围的日伪军,大义凛然,宁死不当俘虏,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毅然跳进熊熊烈火,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阳原人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参加武装斗争的既有人民军队,也有地方人民武装,还有组织起来的广大民兵。人民武装有蔚涿宣北山支队、桑干河武工队、天阳怀支队、县大队、公安警卫队、人民武装部、区小队等。民兵组建于1942年。战争年代,民兵不仅担负着为八路军、解放军运送弹药、粮食,救护伤员等任务,还多次参加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斗,涌现出孙玉美、武明等民兵战斗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颂。为阳原的开辟作出巨大贡献的抗日武装还有八路军115师独立团、120师359旅718团、北山武工队、广灵县北山武工队、老三团、蔚阳支队、天阳怀支队等。 1943年,在反扫荡斗争中,游击区民兵组织随军服务队3个,共230多人,出动担架50多副。1944年3月,在钱家沙洼—大田洼的坡梁上,民兵伏击日军军用汽车1辆,将汽车焚烧,打死日军3人;4月,19名民兵配合八路军袭击日伪化稍营据点,打死日军大队长,生俘日军34人,缴获步枪24支、手枪1支。同年夏季,化稍营一带数区民兵联合行动,割日伪军通讯电线700多千克,将大黑沟公路桥焚毁。1945年1月,大田洼区130多名民兵奋战一夜,把日军自蔚县北水泉至宣化县十八盘12.5千米长的电线全部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