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库
  • 切换城市
  • 姓名:汤镛
    出生日期:1903
    性别:男
     汤镛,又名汤泽恩,号春如,竹溪县兵营罗汉湾人。1903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竹溪县最早的共党员之一。

    1926年11月,他参加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大队。1927年2月,参加由毛泽东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随部队奔赴南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之后在中共广九铁路工委、武昌县委、武汉兵运工委、长江局交通机关等从事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中,他曾饮与组织失去联系,一次被敌人逮捕判刑。可他始终怀着革命的信念不断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4月,在上海工学院团大桥分团负责。1937年,积极从事抗日活动。1938年3月至8月,他担任中共江苏省委难民工作委员会书记,向皖南新四军运送第一批革命干部700多人。1939年起,他先后担任新四军司令部、江南指挥部军法处审讯科长,苏北行政委员会保安处处长,苏北行署法院院长等职为新四军的发展和苏北根据地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1943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4月,任北平军调部科长鲁南行政公署公安局副局长渤海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解放后,历任上海军管会军法处处长,上海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上海市人委视察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司法局局长。离休时享受副市级待遇。

    汤镛,22年在县立高等小学堂以全校第一名成绩毕业,于1923年考人董必武等人创办的武汉中学,住武昌同乡会。1926年,他参加了武汉学潮:后参加了“五卅”运动,北伐战争。1927年2月,他进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被编入第四大队。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他同农讲所学员一起组成小分队走上街头,到离司门口不远的青龙巷茶馆里宣传,揭露蒋介石的罪行,号召工人团结起来,进行继续革命。农讲所从实战需要出发,加紧实战训练饱次到南源、珞珈山一带进行野外训练和军事演习。

    1927年5月17日,武昌农讲所的学员及中央军校学生编为中央独立师,在叶挺的指挥下,反对夏斗寅的武装叛乱。汤镛积极投入这场斗争,使他经受了一次实战训练。同月,在打纸坊时,队长问他:“现在形势紧张:你是愿意跟共产党还是跟国民党走?”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跟共产党走,而且坚定地跟到底”。在讲习所他提前毕业,6月18日,考取了农政训练班。不久,在讲习所不远的一所小学礼堂开会,散会后,班长叫他留下,并将其带到礼堂后房内,房内挂着镰刀斧头旗帜。班长说:“根据你的要求和表现我们支部同意你加入共产党。”接着他在党旗下宣暂入党了。

    1928年底,黄埔军校发生问题后,他到广九路机务段题石子,干了几个月,又管道叉。他把工人组织起来,在这里发展了3个工人入党。1929年10月回到武昌,在武昌县委政治兵运工委工作。1930年7月,红军第一次打下长沙,要攻武汉,建红军苏区。党组织派他联系洪湖、湖南、皖南三苏区的工作。为了便于对外联系,他在几个船码头等点。1931年3月,交道处为确保与党中夹的秘密联系,他利用朋友关系,组织了一个“大陆通讯社,以收发员的身份作掩护,负责与上海党中央联络。四月的一天,他被叛徒出卖被捕,关在观龙寺。但他为保存织保护同志,不被敌人而利诱、拷问,被送军法处。刚年1月出狱后转移到北京,回武汉,到上海做工会工作1938年3月,党组织安排他任中共江苏省委难民工作委员会书记。是年初,他带700多名青年在皖南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到陈毅领导的新四军司令部江南指挥部军法处任审讯科长。1940年,在苏北行政委员会保卫处任处长。1942年被调到苏北行署法院任院长,九个月后到延安受训。1943年12月,他又到延安中央军校学习,直到1945年8月。1946年4月,他被调到北平军调部任科长,在叶剑英领导下的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工作。他同国民党和美国代表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7月,国共和谈破裂,代表团撤退到张家口,至华东。他在鲁南行署公安局任副局长。1949年调任渤海行署公安局长。1949年6月调上海工作,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