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姚彦
出生日期:1903
性别:男
姚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原名姚光彦,字文生,别名仲云,土家族,大妥乡舍那村红岩溪人,清光绪十十九年(1903)生。3岁丧父,4岁失母,全赖姐姐教养。6岁时,聘请族兄姚光茂为师,教读《四书》、《五经》。他天资聪悟,性格开朗,遇有疑难,寻根究底,不明不休,且有礼貌,乐于助人,故深得亲族邻里喜爱。17岁时,只身赴北京求学,入北京中国大学附中,后考入中国大学预科,一年后升入本科。在校期间,他结识不少良师益友。民国14年(1925),经同乡米世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产党。同年与同乡胡宝先女士结婚(胡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献身革命,夜以继日地为党工作。姚是当时中共北京市地方委员会成员,其公开身份是中国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商民部部长兼训练委员,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民国15年8月18日,姚彦等同北京群众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集会游行,要求拒绝八国联军司令部通牒。反动军阀段祺瑞竟令卫队开枪,打死群众47人,打伤150人。惨案发生后,北京一片白色恶怖,革命者转入地下斗争。姚彦遵照党的指示,秘密抢救伤者,安葬死者,并经常奔走于机关、学校、厂矿之间。当年秋,米世珍因被目为嫌疑犯,为北洋军阀警察机关拘捕。后经组织与姚彦积极营救,终于得以“查无实据,准予交保开释”。同年,党组织决定派姚彦去苏联学习,他以“情况熟悉,有利工作”为由,坚决要求留在国内工作,请组织另派他人。组织批准他的请求后,曾在石驸马胡同组织“中山生活社”,筹划出版革命刊物,但因同社有人被捕而停办。从此斗争更加艰险,行动有人盯梢,他经常巧妙地摆脱敌人跟踪,保持与李大钊、路有余、谭祖尧等人的联系
民国16年(1927)4月,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急电张作霖拘捕共产党人。4月6日,“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悍然下令将李大钊、姚彦等逮捕,姚的爱人胡宝先和两个儿子及60多个居民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姚彦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并借用敌人要他“交待”的纸笔,写出“方此国家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际,我辈正应努力奋发,预备将来出而用世,以救同胞于涂炭之中,护国家如盘石之安……”的激昂慷慨的文句,怒斥敌人的凶残。4月28日,反动军阀张作霖不顾舆论反对,竟横蛮宣布李大钊、路有余、张挹兰、谭祖尧、邓文辉、姚彦等20人死刑,当即死于绞刑架下,姚彦时年仅24岁。烈士遗体由旅京同乡胡治罗毽生、彭钰昌等10余人出面收殓,安葬于北京西郊湖南义园。
民国16年(1927)4月,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急电张作霖拘捕共产党人。4月6日,“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悍然下令将李大钊、姚彦等逮捕,姚的爱人胡宝先和两个儿子及60多个居民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姚彦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并借用敌人要他“交待”的纸笔,写出“方此国家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际,我辈正应努力奋发,预备将来出而用世,以救同胞于涂炭之中,护国家如盘石之安……”的激昂慷慨的文句,怒斥敌人的凶残。4月28日,反动军阀张作霖不顾舆论反对,竟横蛮宣布李大钊、路有余、张挹兰、谭祖尧、邓文辉、姚彦等20人死刑,当即死于绞刑架下,姚彦时年仅24岁。烈士遗体由旅京同乡胡治罗毽生、彭钰昌等10余人出面收殓,安葬于北京西郊湖南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