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陆丕臣
出生日期:1897
性别:男
陆丕臣(1897~1947),字继武,壮族,广南县小广南村人。1897年,陆丕臣出生于一个农村大户耕读家庭,从小养成好学上进和谦虚谨慎的良好品德,学习认真、刻苦。1919年入省城昆明,先后在省立第一中学和省工校就读。在昆明读书期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倾向革命,主张革新,反对保守;对社会政治的态度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反对军阀的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积极参与昆明进步青年学生组织,开展爱国宣传活动。1924年,陆丕臣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工业大学就读时,结识了云南在京的张经辰、杨一波、徐克家等同学,在不断的交往中,陆丕臣接受了更多进步思想,积极参加旅京学生的进步活动。1925年,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迅猛发展,深入各地。云南旅外的许多青年学生,在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纷纷加入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先后成立了云南旅外青年学生的进步组织——“革新社”(后更名为“新滇社”)。1925年7月,陆丕臣在北京工业大学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新滇社”,并成为“新滇社”的主要成员之一。1926年,陆丕臣和在京的“新滇社”社员在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社干事会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党领导下的“首都革命”运动。3月,在北方区委的领导下,“新滇社”北平支部的众多社员,参加有北京的青年学生和三万多革命群众参与的抗议日本等八国帝国主义分子要段祺瑞政府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最后通牒,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陆丕臣和新滇社的主要骨干成员参与了北京两千多人的请愿团,举行示威游行,前往铁狮子胡同执政府请愿,驱逐八国公使出境的正义斗争。
1927年,陆丕臣被组织派往苏联学习,先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后转炮兵学校习炮兵科,学习期间钻研刻苦,成绩优良。同年,经张经辰、杨一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陆丕臣于苏联学习结束,受第三国际委派准备到昆明工作。同年,陆丕臣化名罗耀南取道越南河内回国时,不幸在入境云南河口时被捕,随后被押送昆明陆军监狱(模范监狱),在蒋介石清剿共产党的非常时期,陆丕臣作为共产党嫌疑政治要犯,受到严厉审讯,在狱中经受折磨,被囚8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按国共两党协定,陆陆丕臣被释放出狱,在滇军第60军政训处处任政训员,第60军开赴抗日前线,陆转做地方后勤保障工作。1947年,病故于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