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库
  • 切换城市
  • 首页 > 遗址遗迹 > 郝家坡村土改工作组旧址

    郝家坡村土改工作组旧址

    面积:不详㎡ 地址:郝家坡村
    简介
     1947年春,康生为团长、陈伯达为副团长的中央土改团共30余人,来到晋西北工作。土改团成员兵分四路,参加到由当地干部组成的土改工作队中。第一路由康生带领,率曹轶欧、凌云以及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等,于03月02日到达临县白文镇郝家坡,设立了中央土改团总团部。

    康生进驻郝家坡后,将1946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全面掌握农村阶级状况和土地占有的基础上,制定的《怎样划分阶级成分》一文,全面否定了、废除了。

    1948年02月,叶剑英在三交召开纠正临县土改偏向的会议。会议原定开二三天,由于问题多情况复杂,延期开了13天。叶剑英作了报告,着重讲了形势问题以及怎样划分阶级问题,对待各个阶级、阶层的政策问题,如何处理打人杀人的后遗症问题和平分土地问题。会后,各区村和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左”的偏向得到了纠正,缓和了干群关系,中农利益得到了保护,土地分配工作稳妥进行,使各项工作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临县白文镇郝家坡是一个小村庄,不足40户人家。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反对人们因他是领袖的儿子而特殊照顾。不仅不愿意得到特殊待遇,物质享受,相反坚决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上“劳动大学”,去最基层工作。岸英作为非正式工作团员,化名曹子福,在郝家坡参加土改工作。  

    当时村里有一个叫高增生的人,因脚上生疮,行动不便,小曹一直帮他挑水砍柴好几个月。四七年春天大旱无雨,毛岸英到后积极投入到春耕春播中,送粪到田,翻地播种。岸英挥舞镢头,大汗淋漓,比真正的庄稼汉还吃苦。直到岸英离开郝家坡,群众才知道小曹的真实身份,惊讶之余感动不已。工作中,岸英个性爽朗、平易近人、虚心学习、丝毫没有特殊化。郝家坡距离白文镇五华里,外出公干,遇到吃饭时,岸英总是主动结账,不要同行成员破费。土改工作中丈量土地的工作进行了整整一个月,不论山地沟壑,岸英总说自己是年轻人,跑得快,爬高就低都是他。由于地形复杂,在计算具体的面积时,其他人还在算盘上噼噼啪啪时,他已经报出准确的数字。在具体分配土地时,有人主张直接按照亩数人口划分,岸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土地有优有劣,产量不均,应该按照估产的原则分地。其间,毛岸英写信报告父亲说:两个月的收获比蹲在延安机关学习两年还多。在这封信里,毛岸英向父亲毛泽东汇报思想体会,并提出了自己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见解和观点,表现了很高的政治觉悟。尤其他提出了“没有群众的监督,没有民主,干部便必然变坏”的观点,十分难能可贵。对此,毛泽东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