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四厂
1947年03月,按照军委的部署,晋绥军区工业部四厂(又称晋绥火药厂)由陕西省佳县李家坪迁至临县薛家圪台村,经过扩建,成为晋绥军区工业部所属工厂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厂。
四厂迁到临县薛家圪台村后,内部组织机构有所调整。首先成立了厂党委,由厂长冯直兼任书记;由陕甘宁边区军工局调来陈希文任副厂长。厂内新增设了工艺股和总务股,其它生产股也有所增加;一股,任务是制酸;二股,任务是硝化和酒精、乙醚、甘油、雷汞、雷管、导火索、底火帽、发射药、炸药的制造;三股在索达干,任务是制皮件;修理股,任务是动力供应、自制设备和修理、复装枪弹、制造电池;完成股在中庄,任务是总装手榴弹、掷弹筒弹、75、82毫米迫击炮弹、75毫米山炮弹;肥皂股在郝家塔,任务为制肥皂,黄磷;陶瓷股在招贤,任务是制陶瓷、玻璃。到10月全厂共有职工575名,其中技术人员47名,非技术人员110名,工务人员23名,工人395名(其中熟练工人18名,半熟练工人20名,学徒357名)。
当时薛家圪台是个很小的村子,全村仅有300多人,房屋自然不太多,四厂人员来后,住宿成了问题。于是,厂领导和当地群众商量,安排工人在村内挖了不少土窑洞,现在这些土窑洞尚存,有的还能住人。
军工四厂是一个主要生产火药、炸药、火工品和总装炮弹、手榴弹以及复装步枪子弹的工厂。1946年06月研制出爆破碉堡和攻城用的黄色炸药——硝基奈炸药。随后,又研制出硝基奈和硝化甘油按不同比例配成的炸药,分别装在手榴弹、82mm迫击炮弹、地雷等内,从根本上解决了弹药威力不足的问题。1947年09月,陕甘宁边区紫芳沟化学厂的机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化验药品、化验仪器等共592种并入四厂,工业部一厂又帮助造了打浆机、胶化机、碾片机、切药机等。有了这些基础,同年10月,该厂开始研制发射药,很快成功生产出单基药和双基药,月产量700斤左右,从此晋绥边区有了自己生产的发射药。
这一阶段,四厂主要产品产量:各种炸药18290斤,发射药18500斤,炮鞍528付,枪炮衣7341件,这些产品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保证军工四厂的生产和建设,薛家圪台的群众做出很大的牺牲和贡献。该村地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后沟,一是前村。为了保证四厂人员居住,后沟的群众全部搬出,转移到前村及附近村庄,把所有民宅60多院让给军工厂的同志。为了支援四厂建设,群众出工,出力,支援物资,不遗余力。
四厂建厂房需要木料、砖瓦,做手榴弹更需要大量木料。由于临县树木稀少,木料很缺,群众就把本村和附近村庄的庙宇拆了,把木料、砖瓦运到薛家圪台村。临县有名的义居寺离此不远,寺内不少建筑就是那时候拆掉的。做炸药要用碾子,群众就把全村的碾子都搬到后沟里碾炸药。
冰是夏日硝化工作不可缺少的东西,工厂没有制冰设备,为了储冰,厂长亲自担任打冰队长,在冬天,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带领厂里职工和村里的群众挖窖打冰,以备夏天使用。经过半个月的奋战,他们在山坡上挖了深3丈、方9丈的大坑,里面铺上麦秸,在湫水河打冰块75万公斤搬运到坑内,冰块上面再覆盖上麦秸,这样就是到了夏天冰也化不了,保证全年都能正常生产。
该村薛富本老人的院子里有一座三层楼高的酒精炉,下面是生产硝酸的硝酸组。他家门前的沟里,则是四厂铁工组,当时打铁的人有几十人。为防备敌人空袭在村子周围的山上,挖的窑洞当做防空洞,现在有一些已坍塌的。当年,在薛家圪台四周的山顶上和村口分布着几道岗,就连村里的人也不让随便进入厂区。工厂每日所需的粮食、蔬菜等,都由四厂运输队的几十头骡马由外拉入,在村里加工后,送到厂区灶上。四厂在这里专门修建了俱乐部和戏台,每逢礼拜天,村民们一起演出戏剧。 军工四厂的到来,让薛家圪台的村民最早看到无声电影,内容是苏联十月革命的事,当时周围十里八村的百姓都来看。也最早见到电灯、汽车,群众至今仍津津乐道。
1948年04月,中央后委的领导机关离开临县,所属的大部分机构、人员也陆续迁走,但军工四厂一直坚持生产。当年08月至11月,四厂职工奉命集中学习,然后与九厂职工一起编为第四职工大队,寇润圻任大队长,裴亚东任政治协理员,除年龄太小的徒工由地方安排外,全部职工奉命奔赴西北,接受新的任务。
军工厂人员住过的窑洞、修下的铁桥墩、烧锅炉的高烟筒、还有滚火药用过的石碾,至今仍在,依旧向人们讲述逝去的岁月。